一位年輕女性,因反覆咳嗽一個月而至本院看診。最近否認發燒,但咳嗽症狀逐漸加劇,由乾咳轉為帶有淡黃色痰液。她的工作為小學行政人員,一個月內無出國旅遊紀錄,家中成員除孩子這二週感冒外,無其他特別接觸史或群聚史。第一次至門診時,診斷為社區性肺炎,給予經驗性抗生素安滅菌和短效氣管擴張劑。三天後返診時,咳嗽更加厲害,並出現胸痛及呼吸困難之情形,故建議住院治療。入院後,聽診發現略有喘音,X光片未見明顯實質化。除原有安滅菌外,再加以巨環類抗生素,並使用吸入型氣管擴張劑。隔日,她覺得症狀改善,追蹤血清報告,證實為黴漿菌感染。建議繼續服用完巨環類抗生素療程,並安排支氣管激發試驗,釐清是否有氣喘。第三日,因病況大幅好轉,完整留完痰液後,建議出院,並回門診追蹤。
黴漿菌感染常表現為咽炎、支氣管炎或喘息。一成的感染者可能發生肺炎。它的發病常是漸進的,發生在幾天內,或者更突然。雖然黴漿菌肺炎可能以喉嚨痛開始,但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。咳嗽通常是乾咳,部分患者仍會伴隨痰液。
理學檢查時,八成的患者有喘息或濕囉音。然而,更多患者的肺炎藉由X光片進行診斷。最常見的是支氣管周圍肺炎、支氣管標記增厚和間質浸潤。臨床上二成的患者有胸腔積液。
臨床表現常無法區分黴漿菌肺炎與其他類型的社區性肺炎。當社區性肺炎對青黴素或頭孢類抗生素無效時,應考慮黴漿菌感染的可能性。儘管黴漿菌肺炎通常是自限性,但適當的抗菌治療可顯著縮短持續時間。一些患者在急性肺炎治癒後,可能伴隨長期反覆喘息。慢性感染可能與氣喘有關,需要積極追蹤複查。